混频器,是将信号频率由一个量值变换为另一个量值的过程。具有这种功能的电路称为变频器(或混频器)。
一般用混频器产生中频信号:
混频器将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与本振产生的信号混频,cosαcosβ=[cos(α β) cos(α-β)]/2
可以这样理解,α为信号频率量,β为本振频率量,产生和差频。当混频的频率等于中频时,这个信号可以通过中频放大器,被放大后,进行峰值检波。检波后的信号被视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显示出来。由于本振电路的振荡频率随着时间变化,因此频谱分析仪在不同的时间接收的频率是不同的。当本振振荡器的频率随着时间进行扫描时,屏幕上就显示出了被测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幅度,将不同频率上信号的幅度记录下来,就得到了被测信号的频谱。
分类
从工作性质可分为二类,即加法混频器和减法混频器分别得到和频及差频。
混频器原理
从电路元件也可分为三极管混频器和二极管混频器。
从电路分有混频器(带有独立震荡器)和变频器(不带有独立震荡器)。
混频器和频率混合器是有区别的。后者是把几个频率的信号线性的迭加在一起,不产生新的频率。
射频混频器的相关参数
混频器原理
(1)噪声系数:混频器的噪声定义为:nf=pno/pso pno是当输入端口噪声温度在所有频率上都是标准温度即t0=290k时,传输到输出端口的总噪声资用功率。pno主要包括信号源热噪声,内部损耗电阻热噪声,混频器件电流散弹噪声及本振相位噪声。pso为仅有有用信号输入在输出端产生的噪声资用功率。
(2)变频损耗:混频器的变频损耗定义为混频器射频输入端口的微波信号功率与中频输出端信号功率之比。主要由电路失配损耗,二极管的固有结损耗及非线性电导净变频损耗等引起。
混频器原理
(3)1db压缩点: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射频输入电平远低于本振电平,此时中频输出将随射频输入线性变化,当射频电平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中频输出随射频输入增加的速度减慢,混频器出现饱和。当中频输出偏离线性1db时的射频输入功率为混频器的1db压缩点。对于结构相同的混频器,1db压缩点取决于本振功率大小和二极管特性,一般比本振功率低6db。
混频器原理
(4)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是指混频器正常工作时的微波输入功率范围。其下限因混频器的应用环境不同而异,其上限受射频输入功率饱和所限,通常对应混频器的1db压缩点。
(5)双音三阶交调:如果有两个频率相近的微波信号fs1和fs2和本振flo一起输入到混频器,由于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将产生交调,其中三阶交调可能出现在输出中频附近的地方,落入中频通带以内,造成干扰,通常用三阶交调抑制比来描述,即有用信号功率与三阶交调信号功率比值,常表示为dbc。因中频功率随输入功率成正比,当微波输入信号减小1db时,三阶交调信号抑制比增加2db。
混频器原理
(6)隔离度:混频器隔离度是指各频率端口间的相互隔离,包括本振与射频,本振与中频,及射频与中频之间的隔离。隔离度定义为本振或射频信号泄漏到其它端口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单位db。
(7)本振功率:混频器的本振功率是指最佳工作状态时所需的本振功率。原则上本振功率愈大,动态范围增大,线性度改善(1db压缩点上升,三阶交调系数改善)。
变频混频器
(8)端口驻波比:端口驻波直接影响混频器在系统中的使用,它是一个随功率、频率变化的参数。
(9)中频剩余直流偏差电压:当混频器作鉴相器时,只有一个输入时,输出应为零。但由于混频管配对不理想或巴伦不平衡等原因,将在中频输出一个直流电压,即中频剩余直流偏差电压。这一剩余直流偏差电压将影响鉴相精度。